66文学网>夜读全诗译文> 第119章 李隆基过晋阳宫

第119章 李隆基过晋阳宫(第2页)

作者:A微笑的鱼A

推荐阅读:八零:手握空间撩糙汉,假千金她赢麻了知乎预言后,我成了世界守护者每天一卦,妖王哭着求放过华娱2001:娱乐圈真好玩万人迷杀手穿成不受宠真千金后三国凶兵: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异星西游记被渣男小叔宠入骨,我嚣张一点怎么了?诸神愚戏离石游记反派觉醒:开局强夺系统穿成修仙女炮灰,我炸了女主鱼塘乱世:整活小砖家垃圾异能不按说明使用它就是s级我本农民,谁把我踢出来这个导演没有格局大秦:扶苏!手握三十万还不反?寡妇也需要男人和男神齐穿兽世!兽夫们争宠忙开局被女帝带走,小青梅都急哭了

一秒记住【66文学网 https://www.66wx.cc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“运革祚中否,时迁命兹符。”
    诗人感慨时代变迁,命运的车轮滚滚向前,李唐王朝也曾经历过国运的兴衰起伏。
    世事变幻,王朝更迭的命运似乎自有其定数,然而,如今的自己肩负着延续祖宗基业的重任,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。
    此句承上启下,既总结了历史的沧桑,又引出了下文对自身责任的思考。
    “顾循承丕构,怵惕多忧虞。”
    回顾先辈开创的宏大基业,诗人心中充满了敬畏与不安。
    继承这份伟大的事业,责任重于泰山,他时刻战战兢兢,忧虑重重。
    这种忧虑并非无端,而是源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能力的审慎反思,体现出诗人作为统治者的担当与使命感。
    “尚恐威不逮,复虑化未孚。”
    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忧虑,担心自己的威望不足以震慑四方,忧虑教化不能深入人心。
    在那个时代,统治者的威望与教化是维护国家稳定、促进社会展的重要因素,诗人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,并为之忧心忡忡,可见其用心良苦,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。
    “岂徒劳辙迹,所期训戎车。”
    诗人表示自己来到晋阳宫,并非只是徒然留下足迹,而是有着更深的期望。
    他希望能从先辈的创业历程中汲取经验教训,整训军队,提升国家的军事力量,以应对各种潜在的威胁,守护好李唐的江山社稷,展现出其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。
    亲民之举,颂德之情
    “习俗问黎人,亲巡慰里闾。”
    诗人深知民心的重要性,他亲自走访民间,询问百姓的风俗习惯,慰问乡里民众。
    这种亲民之举,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怀,也反映出他希望通过了解民情,更好地治理国家,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,展现出一位仁君的风范。
    “永言念成功,颂德临康衢。”
    诗人站在康庄大道上,心中永远铭记着先辈的成功,对他们的功绩充满了敬仰之情。
    他希望通过歌颂先辈的美德,激励自己和后人不断奋进,让李唐王朝的辉煌得以延续,同时也向百姓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。
    “长怀经纶日,叹息履庭隅。”
    诗人常常怀念先辈们谋划天下、开创基业的日子,自己肩负重任,却时常感到力不从心。
    他在庭院的角落中独自叹息,心中满是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对先辈的追思,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,让人感受到他在治国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。
    “艰难安可忘,欲去良踟蹰。”
    最后,诗人再次强调创业的艰难不可忘却,离开晋阳宫时,他徘徊犹豫,久久不愿离去。
    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先辈的期望,让他难以割舍。
    这不仅是对晋阳宫的留恋,更是对李唐王朝创业精神的坚守,对国家未来展的深深牵挂。
    整体赏析
    这诗以诗人行经晋阳宫的所见所感为线索,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。
    在艺术上,既有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,赋予诗歌深厚的文化内涵;又有对景物、情感的细腻描写,使诗歌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
    诗人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,将对先辈的敬仰、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、对百姓的关怀以及自身的使命感融为一体,展现出一位统治者的广阔胸怀和深沉情感。
    从内容上看,诗歌涵盖了历史追忆、自我反思、治国理念、亲民情怀等多个层面,全方位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,是一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佳作,让后世读者得以透过诗句,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诗人的家国情怀。
    喜欢夜读全唐诗请大家收藏:(yg)夜读全唐诗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